近日,北约秘书长吕特接受美媒采访时,抛出警告:“若中国决定武力攻台,极可能会事先与俄罗斯进行协调,由俄方在西方家门口的欧洲点燃战火,牵制美西方注意力。”
他毫不避讳地使用尖锐比喻:“北约若不能建立让克里姆林宫望而却步的威慑力量,未来我们可能都得学俄语了。”吕特的预警,揭示了北约对欧亚大陆安全形势的判断:当中国启动统一进程时,莫斯科或将默契地在西方侧翼采取行动,牵制北约的力量。
北约秘书长吕特
吕特表示自己从密集的情报与军事部署中,窥见了一些潜在动作,比如俄军已将打击北约东翼的能力提升了5倍有余——其三个月炮弹产量达到了北约全年产量的3倍,俄军已如一把抵住欧洲腹地的尖刀。
吕特的警示背后,是北约推演了千百次的噩梦:若两个强国真的展开东西联动时,北约的战略预备队将在何处优先部署?资源的天平会在台海和东欧之间痛苦摇摆。一位柏林安全政策研究员坦言:“任何一方的溃退都可能引发全局崩盘。”
另外,危险也不仅仅只来自外部。就在吕特发声后,仅隔2日,美国戈维尼智库报告揭露了西方国防体系一条内部弊端:美军关键武器系统中竟有9.3%的核心零件需依赖“境外主要竞争对手”供应链,中国供应商在导弹防御领域比例高达11.1%,弹药供应链占比达10.6%。
这个数字令五角大楼脊背发凉——一旦冲突爆发,华盛顿能否为太平洋舰队持续提供导弹?西方军工产业长期被官僚程序与不稳定的订单压垮。
当然,北约秘书长吕特的所谓深刻洞见,以及美国智库的所谓关键武器系统中依赖竞争对手供应链,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炒作“中国威胁论”,以此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吕特所谓的“中俄联动”,不过是他自己的臆想,妄图将中俄友谊与“盟友”这个词对应起来,以中俄作为共同威胁,加速北约军事扩张,以及军费开支的增加。另外,也不排除吕特希望协助美国,将北约向着东亚“东扩”,正式构建起“亚太版小北约”。
北约当下正向着5%GDP占比的军费目标,咬牙冲刺。这一曾被讥为“疯狂”的提案能获得全票支持,背后推手是对北约大加鞭挞的美国总统特朗普。但欧盟国家大多并不愿意增加军费开支,所以吕特炒作所谓的俄罗斯会对欧洲发动攻击,不过是想催促欧洲国家将军费开支上调至GDP的5%,让他能完成“爸爸”特朗普交代的任务。
至于美国智库炒作所谓“军工核心零件依靠竞争对手”,不过是老一套的“中国供应链威胁论”,符合美国鹰派的对华强硬观点,推动搞所谓的“脱钩断链”而已。
最后,美国战略重心向印太转移已不可逆转,在美国走向衰弱的今天,已无力两线作战,所以北约的存续和欧洲的安全,需要更多的依靠欧盟自己,这也是美国威逼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的原因之一。最后的最后,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,不容外势力干涉,同时以解放军如今的实力,若真的开启统一之战,只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拿下台湾,根本不会给北约反应的时间,至于所谓的“俄罗斯会帮助在欧洲方向发动攻击,牵制北约”,不过是臆想罢了。因为我们不需要,俄罗斯也不可能这么做。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炒股资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