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脚刚在阿拉斯加给普京铺好红毯,两人你侬我侬聊了快三小时,全世界都以为俄乌和平的窗户纸要捅破了。
谁成想,联合国大会上,特朗普总统和泽连斯基一见面,画风说变就变,直接来了个U型转弯,这出变脸戏,看得人下巴都快掉了。
他扭头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一顿猛敲,高喊普京和俄罗斯正掉进“经济大坑”,现在,就是乌克兰甩开膀子干的“黄金时刻”!这番话,连一直对他爱搭不理的泽连斯基,都忍不住点赞,说这是“重大转变”。
变脸比翻书还快
特朗普这次可不是光动嘴皮子,他直接给俄罗斯贴上了“纸老虎”的标签。“俄罗斯的经济都快被这场仗拖垮了,”“现在有欧盟撑腰,乌克兰完全能打赢,”“收复全部失地不是梦。”
这话听着,简直不像从他嘴里说出来的。一个多月前,他还在劝乌克兰割地求和。再往前倒,今年二月在白宫,他当着镜头的面,直愣愣地告诉泽连斯基:“你手里没牌,赢不了的。”
现在倒好,不仅鼓动乌克兰全线反攻,甚至有人问他,北约该不该打下俄罗斯的飞机,他眼都不眨地回答:“该打,必须打!”这股狠劲,差点让人忘了那个在阿拉斯加,满脸堆笑劝普京赶紧收手的特朗普。
谁给的钱多听谁的
所以,特朗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说白了,还是一个字:钱。一方面,普京在谈判桌上要价太狠。除了乌克兰不能进北约,还敢要乌军撤出顿巴斯,拿这个换俄军撤出赫尔松,还想限制乌军规模。
开什么玩笑?顿巴斯那几块硬骨头,俄军啃了多久了?恰索夫亚尔打了十六个月没进展,红军城方向还被乌军推了回来。让乌军自废武功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普京这么不上道,特朗普也懒得跟他耗了。
另一方面,欧盟递过来的橄榄枝实在太香了。那边厢,承诺砸上千亿美金,给美国的军工企业送订单。这边厢,同意美国工业品零关税进来,自己却要硬扛美国汽车、芯片15%的关税。这笔账,精明如特朗普,算得门儿清。谁给的利益大,他就跟谁一头。
美国队长人设不能崩
当然,还有个原因,就是家里的压力。他前阵子跟普京走得太近,又是妥协又是让步,本想捞个“和平使者”的政绩,结果玩脱了。美国国内直接炸锅,骂他“跪舔普京”,“出卖国家利益”的声音震天响,民调支持率一度掉到只剩38%。
政坛对手们也逮着机会使劲踩,连欧洲那帮盟友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。特朗普脸皮再厚,也顶不住这么个骂法。所以,必须赶紧调转枪口,大喊支持乌克兰,甚至不惜踩俄罗斯的红线。
为了稳住自己“美国队长”的强硬人设,他特意发了两张照片,一张是自己指着普京胸口,另一张是当年尼克松“厨房辩论”硬刚赫鲁晓夫。配文“历史总是惊人相似”,意思再明白不过:赶紧洗掉“亲俄”的标签,不然这总统宝座可坐不稳。
原来是只纸老虎
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的底裤好像被看穿了。有美国媒体爆料,未来五年,俄罗斯的劳动力缺口高达310万人。这场景,让人一下就想起了八十年代的苏联,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不就是人不够了么。
特朗普看到这报告,腰杆子瞬间就硬了。他觉得俄罗斯已经自身难保,没什么好怕的。于是,他又玩起了最擅长的“最后通牒”,放话俄乌两周内必须搞定,不然美国就要“换招了”。
巧的是,乌克兰国防部这时候也来神助攻,宣布成功试射了3000公里射程的“火烈鸟”导弹。这玩意儿,能直接打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。有了这个大杀器,乌克兰似乎不用再看人脸色,特朗普一看,这不就是火上浇油的最好机会嘛。
笔者以为
可惜,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,普京压根不吃这一套。克里姆林宫先是冷冷地回了一句:现在还不到谈的时候。紧接着,俄军就发动了今年夏天最猛的一轮空袭,几百枚导弹和无人机,把基辅炸了个底朝天,连美国公司的工厂都被夷为平地。这动作的意思很明确:“你那套,对我没用。”
说到底,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,更像个走钢丝的“表演艺术家”。他关心的不是谁死谁活,而是怎么榨干这场冲突的最后一滴油,给自己换来最大的利益和政治资本。所谓的“最后通牒”,就是“狼来了”的故事,喊多了,就没人信了。
牌桌上,三方都在演。特朗普演着反复无常的硬汉,普京演着不动如山,乌克兰则努力演出自己很强的样子。但战争是残酷的,舞台下的现实是,战场优势还在俄军手里,乌克兰想翻盘,太难了。这场戏,看来还得接着唱下去。
炒股资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